日本農業無疑是成功的!作為島國,日本國土面積狹小,資源有限,卻能將農業做成世界聞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日本傳統的地主制束縛了生產力的提升,因為農民辛苦勞作但享受不了果實,生產積極性限制了生產力的提升。戰后進行的土地改革將耕地分配給農民,這極大提高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成為了日本農業發展的助推器。 現在,農產品的高品質、農民生活質量的高水平、農村優美的田園風光以及村落文化的多樣性,使日本在世界成功農業案例中始終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日本的農業發展的這么好呢?
一、質高
日本的農產品品質優良。不管是在色澤還是規格上,日本農業始終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高品質是日本農產品的基本屬性。而品種優是質量優的先決條件,精明的日本農戶深諳此道。 日本農戶從事生產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追求質量。以稻米為例,一般每畝產量只有300~400千克,但所產大米無論在外觀,還是在口感上都屬上乘。 所以日本農產品不但銷路暢,而且價格優。
不僅如此,日本的的農產品始終保持有機健康的理念。日本農戶除了使用有機肥,也使用化肥,不過,使用的是專用復合肥。作物品種不同,復合肥的配方也不同。 這就從本質上保證了農產品的安全,而不是一味的用化肥和農藥提高產量。 日本的農業重在“質”的提升,在“質”的基礎上保持量,最后反而獲得了高價。
同時,這也為日本農產品的出口奠定了基礎,有效打開了國際市場。所以說,日本農業能做的這么好,與它所提倡的高品質息息相關。
二、技高
這里所說的“技高”主要是指日本的農業黑科技。從60年代開始,日本政府和農業企業就埋頭搞起了黑科技,并在70年代末由日本電力中央研究所發明了利用煤灰制造世界首創的枸溶性硅酸鉀肥料。而且,日本的每個農戶都擁有所需的農機具,如收割機、噴藥施肥機,以及土地起垅機、產品清洗包裝機等。同時,日本農家一般還設有一個專門用于清洗、整理、加工農產品的車間。
今年,日本東京一家名為“Drone Japan”的公司又推出“無人機大米”。其具體做法是在水田上空飛行搭載了攝像頭的無人機,對稻米的生長狀況、用水、收貨時期等進行緊密跟蹤分析的精密式栽培,目前在日本7大區域的種植戶參與了該項目。總之,日本的農業,絕對是高科技的產物。
三、重管理
精細化管理源于日本,這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文化。日本農業生產模式先進、管理細致,這也是農產品質量出色的重要原因。
日本農戶,無論種植何種作物,都能體現出精細農業的宗旨,將溫室大棚里的農產品種植的像花卉展示盆景一樣,可見日本農戶的精細之處。同時,管理的精細化使得日本農業成了都市農業的顯著代表,也將其寸土寸金的土地資源發揮到了極致。
四、重品牌
日本農業企業幾乎都高度重視品牌,大大小小的農業公司都有自己的品牌體系。產品定位、銷售渠道定位、產品差異化的價值、文化內涵的展現、營銷手段的個性化,幾乎家家都是可圈可點。
更為重要的是,不管是日本的休閑觀光型農場還是種植基地型農場,都是圍繞一個核心產品去做深度挖掘,基于核心優勢設計周邊產品和服務體驗,高度融合用戶場景和消費心理。 這也使得整個園區從品牌標識到景觀設計到產品外觀到服務項目都有了靈魂,貫穿始終,令人印象深刻,從而產生二次消費和高復購率。
所以說,品牌帶給日本農業的不僅僅只是聲譽,更多的是收益和發展。
五、農民專業化
日本的農戶都是專業化分工、工廠式生產,“大而專”是日本農戶的代名詞。日本農戶從事農業生產,不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自給自足,而是為了獲得收益。
除了自己生產的幾個品種外,其余生活所需的食品和農產品全都從市場上購買。這樣既擴大了種養規模,獲得了規模效益,又促進了農戶與農戶、農協與農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繁榮了市場。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勢必會事半功倍日本農業能發展的這么好與農戶的專業化有很大的關系。
六、農業與旅游的高度融合
精致本身就是一種美。日本作為精致農業的代表,其農業與旅游的融合不言而喻。
山梨縣作為日本農業生產率常居首位的大縣。它是全日本日照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日本重要的水果生產地區,號稱果樹王國,葡萄、桃子和李子的產量居日本之首且品質最優。
同時,山梨縣也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圣地,富士山所在縣,貴金屬、寶石加工工藝發達,首飾加工業聞名全日本。農業與旅游的結合,這是日本農業的發展之道,也是我國農業正在探索的新道路。
日本能成為農業強國,與這6大原因分不開。但是作為島國,日本農業還有很多隱患,資源有限是短板,老齡化、少子化更是日本農業的痛點。未來,希望日本的農業黑科技能發揮更加強大的作用,引領日本農業走的更遠。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v26656.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