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歐洲第一農業生產大國,主產小麥、大麥、玉米和水果蔬菜,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目前法國農業現代化程度很高,農產品不僅能夠滿足本國的需求,而且還能大量出口,其農業產值占歐盟農業總產值的22%,農產品出口量長期位居歐洲首位。
一、法國“理性農業”的發展
(一)農業機械化
法國在20世紀60年代的農業生產就實現了機械,由此開啟了法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發展道路。對農業種植、加工等行業的機械投入在不斷加大,農業機械不斷向著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當前法國農業機械化生產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法國農業機械化生產中,政府制定了一些發展政策:鼓勵專業化生產、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范圍、實行工農商聯合發展、使用農業生產配套機械等,提高了其農業發展機械化水平和生產效率。
(二)農業環境保護
上世紀80年代,大量化肥和農藥在法國農業耕作中廣泛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單產量,但也帶來土壤板結、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生物鏈和生物多樣性遭破壞、生態環境退化、農產品質量降低和國際市場競爭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這種忽視質量和環境的生產模式引發了農民和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反思。
為此,法國提出了“理性農業”的概念,并將發展“理性農業”作為發展本國農業的根本,形成了法國農業的“理性文化”。在現代農業種植過程中,通盤考慮和全面兼顧生產者經濟利益、消費者需求和環境保護,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為進一步鼓勵生態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法國政府于2008年再次頒布了“生態農業2012年規劃”,旨在提高生態農業產量,同時將生態農業面積擴大三倍,力爭達到可耕地面積的6%。
二、法國現代農業發展特點
(一)中小型農場和家庭農場占主導地位
法國一度是超小規模農戶經營很多的國家,為了農業現代化,法國政府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采取措施發展規模化經營的農業,但并沒有一味求大,而是鼓勵發展中小型家庭農場,同時抑制超小規模農戶。
在1975年50公頃以上的農場僅占法國農場的10%,但是占據法國土地面積的40%。1997年法國共有68萬個農場了,平均土地面積大大高于歐盟18.4公頃的標準。至20世紀80年代,法國120多萬個農場中80%是家庭農場,擁有76%的耕地。
法國家庭農場發展也呈現數量減少與規模擴大的顯著特點。2000年,法國家庭農場數量由1970年的1.66萬家下降到2000年的0.71萬家,家庭農場的平均土地經營面積則由1970年的19公頃增加到2000年42公頃。
(二)重視農業人才的培養
法國非常重視農業教育,在農閑時,對農民進行生產技術的培訓。在法國專門設有農業培訓機構,對農業工程師、獸醫、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在法國,政府規定農場經營者,必須有高中以上學歷并持有農業技師證的人才,才可以進行農場的獨立經營。
(三)農業生產區域化
法國農業發展中的專業化分為區域、農場、作業3種,其中區域專業化是利用自然資源,將各種農業生產合理布局、分配,形成專業化的農業商業區;農場專業化,是按照農場經營內容對其進行分類,在農場專業化中大多都只進行一種農副產品的生產和經營;而作業專業化農場是將傳統的農業生產,分配給農場以外的企業,將農場的農業生產發展為商品化生產。
法國農業生產按照地區特點發展農業,農業種植業、畜牧業的飼養等均使用現代化生產技術。法國現區域劃分為23個大區,形成了今天聞名于世的“諾曼底地區的奶牛養殖帶”、“香檳省的葡萄種植與加工帶”、“巴黎大區的糧食種植帶”等等,真正形成了區域化種植、專業化生產的格局。
(四)農業生產標準化
法國的農業生產保持了家庭化企業格局,2000年一個營農企業的平均經營面積為50公頃土地(英國的平均值是68公頃、而美國則達到了177公頃)。農產品要走向國際,必須實行標準化。農業標準化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涉及生產、加工、流通各個領域。眾所周知,歐盟對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有著苛刻的要求和種種限制,作為核心國的法國在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方面嚴格實行標準化。
法國是農業現代化起步較早而且是比較成功的國家,法國農業現代化有一些成功的經驗。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農業現代化建設明顯滯后,因此,對戰后法國農業的現代化進行研究,將有助于為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
一、法國“理性農業”的發展
(一)農業機械化
法國在20世紀60年代的農業生產就實現了機械,由此開啟了法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發展道路。對農業種植、加工等行業的機械投入在不斷加大,農業機械不斷向著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當前法國農業機械化生產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法國農業機械化生產中,政府制定了一些發展政策:鼓勵專業化生產、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范圍、實行工農商聯合發展、使用農業生產配套機械等,提高了其農業發展機械化水平和生產效率。
(二)農業環境保護
上世紀80年代,大量化肥和農藥在法國農業耕作中廣泛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單產量,但也帶來土壤板結、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生物鏈和生物多樣性遭破壞、生態環境退化、農產品質量降低和國際市場競爭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這種忽視質量和環境的生產模式引發了農民和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反思。
為此,法國提出了“理性農業”的概念,并將發展“理性農業”作為發展本國農業的根本,形成了法國農業的“理性文化”。在現代農業種植過程中,通盤考慮和全面兼顧生產者經濟利益、消費者需求和環境保護,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為進一步鼓勵生態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法國政府于2008年再次頒布了“生態農業2012年規劃”,旨在提高生態農業產量,同時將生態農業面積擴大三倍,力爭達到可耕地面積的6%。
二、法國現代農業發展特點
(一)中小型農場和家庭農場占主導地位
法國一度是超小規模農戶經營很多的國家,為了農業現代化,法國政府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采取措施發展規模化經營的農業,但并沒有一味求大,而是鼓勵發展中小型家庭農場,同時抑制超小規模農戶。
在1975年50公頃以上的農場僅占法國農場的10%,但是占據法國土地面積的40%。1997年法國共有68萬個農場了,平均土地面積大大高于歐盟18.4公頃的標準。至20世紀80年代,法國120多萬個農場中80%是家庭農場,擁有76%的耕地。
法國家庭農場發展也呈現數量減少與規模擴大的顯著特點。2000年,法國家庭農場數量由1970年的1.66萬家下降到2000年的0.71萬家,家庭農場的平均土地經營面積則由1970年的19公頃增加到2000年42公頃。
(二)重視農業人才的培養
法國非常重視農業教育,在農閑時,對農民進行生產技術的培訓。在法國專門設有農業培訓機構,對農業工程師、獸醫、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在法國,政府規定農場經營者,必須有高中以上學歷并持有農業技師證的人才,才可以進行農場的獨立經營。
(三)農業生產區域化
法國農業發展中的專業化分為區域、農場、作業3種,其中區域專業化是利用自然資源,將各種農業生產合理布局、分配,形成專業化的農業商業區;農場專業化,是按照農場經營內容對其進行分類,在農場專業化中大多都只進行一種農副產品的生產和經營;而作業專業化農場是將傳統的農業生產,分配給農場以外的企業,將農場的農業生產發展為商品化生產。
法國農業生產按照地區特點發展農業,農業種植業、畜牧業的飼養等均使用現代化生產技術。法國現區域劃分為23個大區,形成了今天聞名于世的“諾曼底地區的奶牛養殖帶”、“香檳省的葡萄種植與加工帶”、“巴黎大區的糧食種植帶”等等,真正形成了區域化種植、專業化生產的格局。
(四)農業生產標準化
法國的農業生產保持了家庭化企業格局,2000年一個營農企業的平均經營面積為50公頃土地(英國的平均值是68公頃、而美國則達到了177公頃)。農產品要走向國際,必須實行標準化。農業標準化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涉及生產、加工、流通各個領域。眾所周知,歐盟對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有著苛刻的要求和種種限制,作為核心國的法國在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方面嚴格實行標準化。
法國是農業現代化起步較早而且是比較成功的國家,法國農業現代化有一些成功的經驗。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農業現代化建設明顯滯后,因此,對戰后法國農業的現代化進行研究,將有助于為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v26656.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