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任何國家來說,農業要實現質的飛躍,就離不開農業的大規模機械化。早早就已完成農業機械化的美國,如今已是全球最重要的小麥、玉米和大豆出口國。當然,美國擁有廣袤的平原,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條件簡直是得天獨厚。
事實上,也并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美國那般優渥的條件,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日本。學過地理的都知道,日本是個四面環海的國家,其耕地少而分散,而山地和丘陵卻占了日本總面積的70%。放眼全球,這都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據。
雖然地形復雜,地塊小而分散,但日本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卻相當高。根據公開資料,目前日本的農業生產幾乎全部實現了機械化,在全球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水稻種植中,日本農業機械化水平更是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名副其實的水稻生產大國。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中國南方水稻產地相當部分的丘陵山區,其農業機械化率甚至不足50%。在外界眼中,中國南方農業壓根不適合機械化,而日本農機水平卻足以領先中國20年。
事實上,日本農業機械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和它實施數十年的土地改良計劃不無關系。作為一個多丘陵山地的國家,日本根本無法擺脫地塊小的宿命。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對土地進行了重整和重劃,統一設定標準的水田規格,同時還加強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
除此之外,日本因地制宜的發展起小型農業機械。甚至毫不夸張地說,日本農業精細化程度完全不輸美國,從種植到收獲的每個環節都有對應的農業機械。農業機械化的瓶頸被一點點的拿掉后,日本農業水平也躍升到了國際先進行列。
日本推廣農業機械化的措施
? 進行土地改良
以丘陵山區為主的地形地貌和零碎分散的農田布局嚴重制約了日本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日本政府在1949 年出臺了《土地改良法》,并于1956 年配套出臺了《土地改良事業關系補助金交付要綱》,對耕地整理開發、田間區劃、田間道路修建等方面給予補助。同時,日本政府重點以村落為基礎區域,以農戶意愿為核心組織實施了長達40年的四期土地改良長期計劃。以水稻種植為例,對原本零碎分散、不適用于機械化作業的水田進行條田化規格整理,改良為標準長100米,寬30米,水平度小于2.5厘米的“標準水田”,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興修排灌設施、加強農田連片、修建機耕道路等。這些措施為日本農業機械化創造了條件。
? 出臺法律法規,實行扶持政策
日本政府在1946-1961年間先后出臺了《農業機械化促進法》《農業基本法》等 4 部重要的政策法規,對農業發展規劃、目標及農業機械化等相關主張作了詳細規定,建立起相對完備的法律政策體系,有效提高了農業機械化水平。
為鼓勵農戶購買農機設備,提高農民使用農機設備的積極性,日本政府為購買農機設備的農民提供了高額補貼和貸款服務。1964年以來,對于購買農機設備的農民,政府會給予其10%-50%的補貼資金,特別是購買使用技術先進、價格高昂的農機設備,補貼比例和額度會更大。政府還設立了農業改革基金,為農戶提供優惠的融資貸款政策,較好地解決了農戶購置農機設備的資金問題。
? 實行小規模精細機械化模式
由于耕地面積有限和農業從業人員數量的銳減,日本非常重視農業生產的精細化和農業機械化。但同時由于普通農戶的耕地持有量并不多,因此其通常采用的農機設備以小型自用式農具為主。戰后初期,日本鄉村中的農業勞動力以老人和婦女為主,這種使用小型農機設備的精細化農業生產模式也較好地適應了這一特征,農業機械的普及率迅速提高。
? 農戶互助合作,農機共用
日本針對農戶小而全的農業經營形式建立了“農業機械銀行”,有效地解決了農機化資金不足的問題。具體做法是由幾戶農戶聯合起來,一家買收割機,另一家買插秧機,其余的幾家分別買拖拉機、排灌機械等,獨立經營管理,統一集中協調使用,使用人向機具所有者支付租金。這種農機共用的聯合互助模式即有效地解決了農民缺乏購買農機設備的資金問題,又保證了農業機械化的效率,促進了日本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總體上看,日本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每一階段都是與當時日本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結構特征相適應的,并且日本政府也通過出臺相關政策法規、進行土地改良、調整農機經營模式等方式推動農業機械化的合理發展。合理借鑒日本推廣農業機械化的經驗,能夠加快我國農業機械化的進程,推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然而與日本早前農業條件極為類似的中國南方,近些年農業機械化有所提升,但仍低于中國平均水平。目前中國農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的是新疆和東北農村地區,農業機械化率可達到80%以上。而在耕種條件更為劣質的西南山區,甚至當地農業機械化率都不足30%。
隨著中國不斷崛起,越來越多的農業勞動力開始離開農村,加入中國城市工業化浪潮。如果不出意外,未來中國真正的農業人口,或許就如今天的美國一樣,不到總人口的2%。而支撐這一切的,則是高達發達的農業機械化水平。
目前中國糧食自給率達到了90%,遠高于日本的40%。當然這主要得益于中國擁有比日本更廣闊的耕地資源,事實上,日本國土僅為37萬平方公里,人口僅1億出頭,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在確保糧食自給方面,做得的確比中國更高效。
如果要進一步提升中國糧食生產潛力,在地塊小而分散的南方丘陵山區推行農業機械化將不可避免。這方面不妨借鑒日本的成功經驗,如加強標準農田的重整,推廣小型農業機械,做好農田水利建設等,如此一來,相信中國南方農業將會更上一層樓。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