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韓功勛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在漫長的發展進程中,農耕文明決定了中華文化的特征。步入“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河南單元,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的使命擔當處處可見。在這里,一個透明的“智能”糧倉模型吸引了眾多觀眾圍觀。通過觸摸模型上的智能屏,觀眾可以觀看種子的培育和成長過程。
它的原型,是河南周口淮陽時莊遺址糧倉。
北京展覽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河南單元展示的淮陽時莊遺址糧倉。光明網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從古至今,河南一直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而作為傳統農區的河南周口,其“中原糧倉”的定位由來已久。位于周口市淮陽區四通鎮時莊村的“時莊遺址”,是目前發現的我國歷史最早的“糧倉城”遺址。4000年前,夏朝先人們用其獨有的“藏糧于技”的智慧佐證了那個年代農業生產的輝煌和農耕文明的繁榮,“時莊遺址”也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時間回到2019年4月。仲春時節,一家秸稈生態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即將落戶時莊。開工之前,時莊村黨支部書記時興榮主動聯系當地文物部門,請求進行先期勘探。
“淮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地下埋藏了多少文物誰也無法說得清楚。我們在項目動工之前積極聯系文物部門,以防施工過程中對可能存在的文物帶來不可修復的傷害。”回想當時的情景,時興榮仍很慶幸這一決定的正確性。
在文物勘探工作人員的努力下,這片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夏文化遺址得以重現。
考古發現,在這片遺址的南部近3萬平方米的區域內,存在著約5600平方米的人工墊筑臺地,上面分布有各種形制的長方形、圓形遺存。其中,集中分布的28座特殊的圓形遺跡圍繞在房屋周圍,外圍有兩圈夯土圍墻,其建筑形制,明顯有別于當地同時期用于居住的普通連間排房,整個地基建高、外層抹泥防潮,遺跡下方還有隔水層、絕水層。可以說,這一聚落布局結構清晰、功能單一。
隨著考古的深入發掘,通過對采集樣品的碳-14測年,專家判斷該遺跡距今4000年至3750年之間,正是夏朝的早期階段;對發掘出的植物樣本進行分析,發現均為粟和黍,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小米和黃米,并且在土壤中還檢測出了已經炭化的粟和黍的種子;對遺跡底部鋪墊的植物和編織物進行分析,其成分為蘆葦。
在時莊遺址,考古人員還同時發現了壕溝和陶器。有人認為這里可能是古代軍事防御之地,也有人認為是祭壇。綜合多種因素,經過反復論證,考古專家最終推斷:時莊遺址是一處以儲糧為主要功能的特殊倉城。
“回望歷史,我們在農業生產上取得了令世人贊嘆的成就。雖然種糧、藏糧方式一直在變化,但我們守糧、護糧的初心不變。作為新時代的‘守糧人’,我們有決心更有信心看好新時代的‘大糧倉’。”從小就聽著時莊歷史傳說長大的時興榮說。
《光明日報》( 2022年11月29日 04版)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