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11月28日,在四川成都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數字經濟論壇上,騰訊公司副總裁蔡光忠分享了騰訊探索數字技術助力鄉村振興的經驗。
第三屆世界數字經濟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中國通信學會承辦,來自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共話“領航全球數字經濟新時代”的變革與機遇、科技與賦能、發展與治理以及轉型與創新。
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保障。數字化賦能,為提升鄉村基層治理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撐,也為鄉村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徑。“相較于城市數字化,縣域和鄉村的物理空間更加分散和廣袤,更需要數字化手段把人與人、人與服務連接”。蔡光忠介紹,“騰訊為村”有效疏通了黨務、村務、財務、商務等領域,已成為一個用移動互聯網發現鄉村價值的開放平臺,覆蓋全國30個省(區、市)、232個地市、1.7萬個村莊和社區。“企業微信、騰訊文檔、騰訊會議”三大產品深度打通后,助推鄉村基層治理的數字化、精準化。在重慶巫溪,騰訊通過組建起內外部數字工作流,搭建起覆蓋全縣180多個單位、300多個村(社區)、10萬多居民的信息化治理服務平臺。半年多來,當地利用企業微信發布通知6000余次,利用騰訊會議召開線上會1207次,總時長1145小時;騰訊文檔使用在線文檔2391篇,同時開展基層數字化應用培訓100多場。借助信息化治理服務平臺,村民上報的問題能在系統第一時間得到處理,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真正被打通,村民幸福感和獲得感提升。
“讓手機成為新農具,讓直播成為新農事。”以數字化工具提升農民數字素養,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和突破點。過去十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增加了18倍多。隨著數字工具使用門檻的降低,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蔡光忠認為,短視頻的價值和作用不可估量。在微信視頻號上,以鄉村生活為主體的視頻內容逐漸增多,涌現了一批優秀的視頻創作者。其中,“鄉村黑妹”通過展示四川大涼山的生活和傳統文化,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并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打通了農特產品的售賣渠道,僅去年一年直播帶貨銷售額就超過了100萬。小規模、高品質的農產品通過這些“鄉村網紅”走出了大山,同時能夠輕松撬動自身私域流量的視頻號也成為村民們的 “致富經”。
探索數字內容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場景、新模式。騰訊通過整合鄉村文旅資源、產業資源,發揮平臺流量優勢和豐富的應用場景,助力當地產業升級,逐步推動當地文旅融合發展。其中,數字游戲產品通過數字化技術、創新產品及自身的連接能力,成為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工具。蔡光忠介紹,在重慶酉陽,《手工星球》在游戲內打造數字酉陽文旅場景,用互動的玩法將農耕文化、民俗非遺、酉陽貢米植入其中,為當地文旅、產業發展擴大影響力、拓寬渠道源。值得一提的是,“何家巖云稻米”小程序以“云認養”的創新模式,30小時內吸引全國近萬名消費者在線認養稻田,銷售破60萬元,接近村集體經濟去年全年貢米總收入,有效實現助農增收。在巫溪,騰訊山海經題材手游《妄想山海》聯手巫溪合作“巫咸版本”,通過游戲活動入口發放巫溪文旅消費券,實現游客同周期增長12.4倍,有效帶動了巫溪文旅消費,助力巫溪文旅知名度提升。未來,騰訊還將繼續推動以鄉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高質量發展,不斷擴大新技術場景在鄉村文化旅游中的應用,讓傳統鄉村文化資源煥發勃勃生機。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曾在2022年兩會期間提出,以數字化解決方案推動農村未來人才孕育。蔡光忠介紹,騰訊目前也在助力鄉村人才培訓方面發力,探索構建多層次、系統化的農村教育和人才培育體系。2021年,騰訊聯合農業農村部啟動了“耕耘者”振興計劃,聚焦鄉村治理骨干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人才培訓,計劃3年內實現線下培訓10萬人、線上培訓100萬人。此外,騰訊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發起“鄉村CEO計劃”,目前已有來自全國各地55名學員參加培訓。今年9月,騰訊西南總部聯合騰訊研究院在重慶三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開展“新農具計劃”,支持“新農人”掌握視頻號、企業微信、小程序等數字化經營工具,120多位學員全程參加為期兩天的線下培訓,約有一半學員順利開通直播并獲得收益。
黨的二十大報告做出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提出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在這一過程中,發揮數字技術應用開發能力和數字內容場景化互動方法,強化數字技術服務鄉村振興的效能,是帶有使命感與責任感的創新。蔡光忠表示,騰訊將緊跟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步伐,積極承擔起數字化企業的責任。下一步,騰訊將繼續做好數字化助手,不斷發揮自身優勢,探索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路徑。
作者:新民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