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鱔城,何以善成?
黃鱔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湖北省仙桃市是黃鱔池塘網箱養殖發祥地,2022年黃鱔養殖面積10.58萬畝、210萬口網箱,產量占全國20.2%,被譽為“中國黃鱔之都”。全國黃鱔價格指數發布在仙桃、全國技術最優的黃鱔苗種繁育基地在仙桃、全國最大的黃鱔產地貿易市場在仙桃、全國最前沿的黃鱔加工企業在仙桃,一個百億級黃鱔產業鏈正在仙桃形成。
金秋十月,走進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土坑村的黃鱔繁養基地,星羅棋布的網箱懸浮在一個個魚塘里,遠遠望去如同一道獨特的水鄉風景畫,蔚為壯觀!這里水面面積2萬余畝,是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黃鱔繁養基地。
今年,基地度過了一個最繁忙的夏季。“都是來購買黃鱔幼苗的,今年我們規模化全人工繁育2億尾黃鱔苗,存活率高達95%!這對黃鱔產業來說,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突破!”從7月開始,全國各地的黃鱔養殖戶都來基地搶購苗種,仙桃市洪淵澤水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童國兵的電話每天響個不停。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黃鱔苗依賴自然繁育,導致鱔苗數量少,成本高。“過去野生黃鱔苗平均3元/尾左右,存活率不到60%,今年人工繁育苗僅1.5元/尾,存活率提高到95%!”
湖北仙桃市洪淵澤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黃鱔養殖基地。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麗 攝
在仙桃,家家有塘,戶戶養鱔。一個村建起一個影響全國的鱔魚交易市場,一條魚游出百億元的產業鏈條。如今,仙桃黃鱔叫響全國,全國黃鱔價格指數發布在仙桃、全國技術最優的黃鱔苗種繁育基地在仙桃、全國最大的黃鱔產地貿易市場在仙桃、全國最前沿的黃鱔加工企業在仙桃。一座城如何養大了一條魚?連日來,記者看魚塘、走車間、入市場,從苗種繁育、養殖,到銷售加工全鏈條跟蹤觀察,看鱔城,何以善成?
孵鱔——十年馴成
黃鱔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苗種規模化人工繁育,是制約黃鱔產業做大做強的難題。因為黃鱔獨特的“雌雄轉換”特性,農戶們在過去都僅僅依靠捕撈野生苗養殖黃鱔。野生苗種供應少、質量良莠不齊、價格偏高、成活率低,成為阻礙黃鱔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如果不是李忠教授,我堅持不到今天。”童國兵是仙桃市黃鱔養殖行業的領軍人物,為了破解黃鱔人工繁育難題,他租賃土地搞了十年的人工繁育實驗,因為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吃了不少苦頭,“產量少,存活率低,過去養殖賺的錢都賠進去了,至少賠了3000萬元!”2015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李忠和他的團隊在實驗室完成了黃鱔苗種規模化人工繁育的技術研究——黃鱔親本規模化產卵率80%以上、受精率80%以上、孵化率80%以上,可以量產。因為具備農作物遺傳育種和魚類遺傳育種等多學科研究背景,李忠敢于突破和創新思維方式,“我從2013年開始探索黃鱔規模化全人工繁育技術時,大家都覺得是天方夜譚,我就不信邪!”當時雖然取得了實驗室的成功,但到池塘實際生產應用,卻還有很長一段路。其中最大難題就是試錯成本太高,沒有政府投入和支持,光靠市場主體肯定行不通。
轉機發生在2017年。素有“全國網箱養鱔第一鎮”之稱的仙桃市張溝鎮,邀請李忠到張溝進行黃鱔苗種規模化人工繁育的生產應用。“仙桃黃鱔肉質鮮嫩,比其他地區的純黑色鱔魚更受市場歡迎。但讓我們最發愁的是沒有好苗種,訂單多,產能跟不上。”仙桃市張溝鎮黨委副書記盧華偉介紹,“苗種幾乎占黃鱔養殖成本近一半,如果能人工繁育,就可以大大減少黃鱔養殖的風險,提升養殖收益,我們打聽到李忠博士在專門研究黃鱔育種,當時承諾沒有市場主體,政府幫忙找!繁育車間,政府幫忙建!試驗結果不管如何,經費政府支持!”
就這樣,李忠來到了仙桃,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仙桃市張溝鎮、西流河等鎮建起了黃鱔苗種規模化繁育車間。“其他的事都不用我管,我只需要一門心思做研究。”
李忠(右)和他的團隊成員在仙桃市黃鱔苗種規模化人工繁育車間。 資料圖
走進仙桃西流河繁育車間,只見一排排白色塑料盤,里面躺著的黃色小顆粒就是受精卵,受精卵在這里休息硬化后,就會進入隔壁桶裝車間開始孵化。孵化是繁育過程中最“挑剔”的環節,因為黃鱔人工催產、受精并不難,但受精卵必須在親鱔吐出的泡沫中孵化,不然都會夭折。如何造出這種“泡沫”?一次次實驗,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推倒重來,李忠創造出一個類似泡沫的孵化環境,黃鱔人工繁育終于取得了成功!“水和開口飼料、以及喂養方式都是影響成敗的關鍵因素!”
10年的反復全周期試驗下來,今年6月份,在仙桃市西流河土坑村的黃鱔苗種繁育基地,經過全人工繁育出的2億尾黃鱔苗種“游”向養殖戶池塘。
沒有了瓶頸制約,黃鱔“游”得更歡了。今年,一直在武漢做生意的陳磊也回到家鄉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幫父母擴大了黃鱔網箱養殖規模,“苗種更好養活了,我們今年養了1500口網箱!”
據調查,2022年,仙桃市黃鱔養殖規模達到10.58萬畝、210萬口網箱,產量占全國20.2%。而人工繁育苗種供應僅2.1億尾,苗種缺口在6億尾以上。目前,在省內,監利、公安、洪湖黃鱔養殖逐步形成規模;放眼國內,安徽、江西等地黃鱔養殖呈后來居上之勢。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將加劇苗種短缺問題。今年,仙桃市成功實現規模化全人工繁育黃鱔苗種后,又發展苗種繁育主體4個,預計全年可繁育黃鱔苗種3億尾。自此,黃鱔苗種工廠化、規模化繁育已翻開新的一頁,為黃鱔產業進軍更大的市場筑牢基石。
養鱔——“箱”式方陣
9月13日,秋高氣爽,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的一方魚塘內,黃鱔養殖戶陳利娥撐起漁船,穿梭忙碌在一個個深綠色的網箱間,“再過20天就可以捕撈出售了,估計可賣成鱔3.6萬斤,120多萬元。多半是今年進苗今年賣,還有少量是去年進苗今年賣。”
說起黃鱔養殖,陳利娥頭頭是道。10年前還是養鱔小白的她,現在已然成為村里的養鱔能手,成長為標標準準的“鱔三代”。“從爺爺那一輩就開始養殖黃鱔了,那個時候還是稻田埋網養鱔,后來探索出網箱養鱔,現在還實現了兩年段養鱔。”
作為中國黃鱔之都,仙桃的黃鱔養殖至今已經歷了三代人的手,實現了三次成長與變化。
在仙桃,養殖黃鱔是從1998年開始的,發端于張溝鎮先鋒村。回想當年場景,老支書陳江啟記憶猶新。“種地收入太低,很多田和塘都被拋荒了,上級政府動員我們黨員干部想出路,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結構。”陳江啟帶領村干部一起到周邊富裕起來的村莊考察發現,荊州洪湖市幾個村的黃鱔養殖收入不錯。想致富,換思路!“我們也是水鄉,也可以發揮湖區優勢養黃鱔啊!”但陳江啟的提議卻沒有得到村民的響應,“村民不敢搞,我就和幾個村干部帶頭先吃‘螃蟹’!”當年春季,陳江啟在自家稻田埋了5口鱔魚網。但秋后捕撈出售時,有的賺錢,有的保了個本,有的虧了錢。“后來我們請教華中農業大學水產系專家才知道,我們田里埋網養的話,鱔魚吃食消毒都不方便,生長很慢,還容易導致鱔魚集中擠壓而受損。”
不甘心的陳江啟繼續鼓勵村里的黨員干部帶頭為村民蹚出一條養鱔致富的路出來。第二年,意外出現了。村里有一位叫陳江云的黨員別出心裁地將網箱鋪滿水草后插在魚塘里而不是埋田里。“起初我還批評他偷懶不肯挖田埋網,他就說,書記你看秋冬養殖效果后再批評也不遲!”沒想到,到了2000年元旦,同樣是三口網箱,投150斤種苗,陳江云的魚塘網箱收了320斤,賣了7000多元,而其他稻田埋網養殖的僅收了200斤,賣了4000多元。“我們漸漸摸索出來,鱔魚除了田里打洞,還可在草里生長。”
一傳十,十傳百。好消息不脛而走,村民開始效仿魚塘里插吊網箱養鱔。實踐要想持續性地取得好效果,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張溝鎮委、鎮政府得知先鋒村網箱養鱔成功后,支持先鋒村選派有文化的村民到華中農業大學水產系進修提高養鱔技術。“當時一畝池塘可吊15口網箱,每口網箱純收入800元—1500元,畝均純收入過萬元,技術好的可超過2萬元。”陳江啟說,2002年以后,先鋒村幾乎家家吊網,戶戶養鱔。
網箱養鱔模式很快傳播到周邊縣市,湖南、安徽等外省的養殖戶也紛紛過來學習取經。自此,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成為名揚國內的中國網箱養鱔第一村。
參與養鱔的農戶越來越多,導致進苗難、進苗貴,且質量沒有保障。2003年,黃鱔養殖模式再次迎來變革。善于鉆研的張溝鱔農請教專業技術人員后,開展規范化、標準化養殖,把一年段養殖變成兩年段養殖,采取當年進苗、來年秋季出售,避開當年苗種短缺、成魚出售高峰期,降低風險,將效益提高到以往的3-4倍。
時代的浪潮奔涌向前,陳利娥、陳磊等年輕一代漸漸成為仙桃養鱔的主力軍,先鋒村領頭人的“接力棒”也交到了朱傳寶手中。2018年,朱傳寶當選為先鋒村黨支部書記。此時,作為中國網箱養鱔的起源地和仙桃市黃鱔養殖的核心區,日益緊張的土地資源成為先鋒村發展的瓶頸。
新時代,新課題。區域化聯動共富機制應運而生!周邊村大量群眾有養殖意愿,但缺乏資金和技術支持,張溝鎮黨委以先鋒村為引爆點,推動周邊接陽、旭灣、西堤、三同、朱坊5個村成立黃鱔產業共富體聯合黨委,通過黨建引領推動資源共享。5個村的養殖戶可以共享溫棚、參加過去只為先鋒村開展的專家技術培訓。
有了地,養鱔還需要有好水。好水才能養好鱔。在上級農業農村部門的支持下,萬畝集中連片池塘水產養殖尾水治理項目在張溝鎮落點實施,對先鋒村及周邊村鎮水產養殖池塘進行標準化改造,養殖尾水得到綜合治理,污染負荷得到有效削減。現在魚塘不僅水清、產穩、景更美。每天來回在網箱之間,陳利娥說就好比畫中游,環境好了,心情也美,鱔魚質量也更好。“回來養鱔的收入比外面打工掙的錢還多,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孩子。”
數據顯示,2022年,仙桃市黃鱔產量7.21萬噸,占全國、全省比重分別達20.2%、46.7%;綜合產值55億元,同比增長10.5%;黃鱔養殖畝均年純收入2萬元左右,已成為全市富民增收的農業第一產業。其中先鋒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超過6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300余萬元。
賣鱔——“價”牽全國
“開秤!”每年金秋在張溝鎮先鋒村敲響的這聲銅鑼,牽動的不僅是當地市場,更是全國。
從9月中旬開始,張溝鎮先鋒村進入異常繁忙狀態。在先鋒村村委會旁邊,是占地40多畝的先鋒黃鱔交易市場。凌晨5點,這里已經人頭攢動。養殖戶用大車小車將一箱箱鱔魚拖到這里進行交易,來往車輛川流不息。市場內議價聲、過稱聲、分揀聲混雜成一片,熱鬧非凡。“每天來自全國的商販都會來這里買賣黃鱔,最高峰時一天向全國發售黃鱔40萬斤,年交易額超6億元。”看著眼前的一幕,朱傳寶頗為自豪。“我們這里的交易額、發售量,直接影響華東乃至全國市場黃鱔價格,成為黃鱔價格走勢的風向標。由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編制的中價·仙桃黃鱔價格指數(EPI)從這里發布。”
自朱傳寶接任先鋒村黨支部書記起,他已經意識到,隨著黃鱔養殖水平的提高,養殖規模的擴大,怎么賣才能賣得好,是自己必須面對并答好的課題。
先鋒黃鱔交易市場原是養殖戶就近交易形成的一個集散中心。時代在發展,交易市場也得跟著變。“借助這個交易平臺,推動養殖戶更好地養出黃鱔,讓更多村民富起來。”仙桃市委、市政府領導給朱傳寶打氣,調動各方資源,和先鋒村一道,先后多次對先鋒黃鱔交易市場進行了改造提升。過去僅是過磅開票之地,如今走進市場,只見黃鱔檢測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有序排列,門類齊全。在交易時節,技術人員每天對進入大市場的黃鱔、泥鰍等水產品進行快速抽檢并留樣備查,檢測結果當日進行公示,并發放檢測合格單,以數字化平臺實現全過程質量可追溯。而且過磅開票全部實現智能化、數字化。
方便不止于此。村民在市場上交易,無須任何抵押,憑借在市場的交易流水擔保,享受“數據貸”服務,即按交易額的50%來領取低息貸款額度。“看似小舉措,卻解決了黃鱔產業發展的大麻煩。”朱傳寶說,資金周轉難一直困擾著商戶與養殖戶。商戶桂愛春從養殖戶手中收購了8000斤黃鱔,需要20多萬元的資金。對桂愛春這樣的商戶來說,發出去的黃鱔,有時回款要等上10-20天,利潤率低,資金壓力較大。
黃鱔養殖戶也需要資金。“黃鱔喂養的食料由活白鰱魚、蚯蚓攪碎混合而成,高峰期一天每畝喂養成本達1500元,黃鱔賣出去前資金壓力不小。”自2013年回鄉開始養殖黃鱔,10年來,正是因為有了資金和技術保障,陳利娥的網箱數量逐年擴大,從最初20口網箱到如今520口網箱,年純收入從不到萬元提高到如今的50余萬元。“村里幾乎每家網箱都在100口以上,養鱔不愁沒錢賺。”
小村大市場,關聯著一個支柱產業的發展。線下買賣紅火之時,線上交易也日益活躍。王穎是當地小有名氣的90后女主播,在抖音上靠賣仙桃黃鱔短短兩年間收獲了數十萬粉絲。“之前在仙桃市區一家公司做文職,出于好奇參加了仙桃市農業農村部門組織的主播電商培訓,和其他主播輪流,每天直播5個小時。”僅今年4-8月,王穎就直播賣出了300多萬元黃鱔產品。
市場活,產業活。以先鋒黃鱔交易市場為軸心,一個集黃鱔交易、體驗、觀賞為一體的休閑旅游度假中心在先鋒村初現雛形。“以村集體為單位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去年接待前來觀光旅游游客超過3萬余人,盈利10萬多元。”指著村委會后面一排排建筑,朱傳寶告訴記者,這些都是供游客圍繞黃鱔進行農事體驗和參觀的區域。
叫得響,才能賣得更俏。近日,湖北省委農辦出臺支持黃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又稱“鱔七條”),首次提出將“仙桃黃鱔”作為全省唯一的黃鱔區域公用品牌進行宣傳推廣,完善品牌共建共享機制,講好仙桃黃鱔的品牌故事。“在產品包裝、餐飲門店的門頭設計上面,統一使用‘仙桃黃鱔’的品牌標識。積極參加進出口展會,開拓國際市場。每年舉辦湖北仙桃黃鱔節,同時開展產銷對接、論壇交流等系列活動。”仙桃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蔣超表示,“這樣一來將會更好地推動農戶們從賣資源向賣產品、賣品牌轉變,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得知這些好消息,陳利娥和其他養殖戶對未來更有信心了。
品鱔——“鏈”成百億
紅燒、煎炸還是粉蒸……論黃鱔在仙桃的吃法,還得從每天早上的一碗鱔魚粉開始。
清晨,一條條鱔魚從網箱捕撈上岸進入到街邊面館。清洗、切割成條、熬湯成汁,再拌上粉絲,一碗碗香噴噴的鱔魚粉端上食客們的餐桌,開啟了仙桃人元氣滿滿的一天。到中午,粉蒸鱔魚、紅燒黃鱔、爆炒鱔絲、蛋絲鱔魚湯……一道道由仙桃黃鱔做成的精美菜肴慰勞著辛勤工作的人們。令仙桃人沒想到的是,這些他們已習以為常的一日三餐,正在悄然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快速增長的百億元支柱產業。楊克勤,這位土生土長的仙桃企業家,無疑是將鱔魚這道美食做成深加工產業的關鍵人物之一。
鱔魚好吃,但鱔魚體表遍布黏液且不易捕撈,處理起來很麻煩,令很多人望而卻步。所以多年來,仙桃都是以賣活黃鱔為主,加工市場還是一片空白。“我那時就想能不能宰殺清洗好再出售,市民買回去直接烹飪即可,這里面蘊藏著巨大商機!”當楊克勤提出這個想法時,身邊的人都提出反對意見:因為黃鱔的宰殺難度大,成本太高,費時費力不劃算。但他覺得,自己有著多年水產品加工的經驗,如果能夠將黃鱔規模化、產業化生產,這生意就有得做。
有了想法后,楊克勤通過多年觀察和探索,研發出幾種多功能鱔魚清洗宰殺全自動機器,大大提高了鱔魚清洗宰殺的工作效率,節省了勞動力,為規模化加工奠定基礎。
已上市的部分仙桃黃鱔深加工產品。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麗 攝
2019年楊克勤在張溝鎮建起了一個黃鱔加工廠,他并沒有把收回來的黃鱔直接加工,而是先倒進一個白色大桶里暫時養上幾天,雖然會出現1%-2%的損耗,但楊克勤覺得這對鱔魚加工很重要。“暫養對黃鱔起到了清潔作用,黃鱔在清水里有很大的活動量,會把體內臟東西代謝出來。經過暫養的黃鱔體內干凈,宰殺起來省時省力。”同時,次年年初,楊克勤加工了一批洗凈切好的鱔魚絲,通過使用液氮鎖鮮技術留住了黃鱔原有鮮度和口感,出售給當地的餐館后,反響很好,填補了市場空缺。接著,楊克勤將目光投向了武漢市,那里的消費市場更大。但首批黃鱔運到武漢銷售時卻遭遇了退貨,原因是在仙桃,鱔魚都是帶骨切絲,但是武漢的消費者吃不慣帶骨頭的。要想拓展市場,必須去掉鱔魚骨頭!可這太難了!黃鱔全身只有一根骨頭而且非常小,只有兩三毫米粗,加上鱔魚通體黏液很滑不好下手,一般農貿市場才有專門去骨的,但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去骨師傅,一天最多也只能去個100-200斤。這也是多年來制約仙桃黃鱔深加工發展的重要原因。楊克勤覺得一定要解決這個痛點實現機器脫骨。一年多里,楊克勤幾乎每天思考,進行各種實驗。不服輸的他多方請教科研院所的專家,到2021年,楊克勤終于破解了這個行業難題,讓黃鱔去骨實現了標準化規模化,并將出肉率提高到了65%,這比人工去骨還高出了5%。當年黃鱔上市后,一下就賣了10萬斤,一年賣出700多萬元。
這給楊克勤帶來了繼續深耕黃鱔加工業的信心。“何不走黃鱔深加工的新路?在全國首創黃鱔冷鮮產品、即食美味,讓仙桃黃鱔游得更遠,市場更寬。”他成立了湖北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并積極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科技合作,將黃鱔從初加工向深加工拓展,延長黃鱔加工產業鏈條。“黃鱔渾身都是寶,可以把黃鱔肉做成各種美味,黃鱔骨研制成保健品,黃鱔粘液可加工成高檔美容護膚品……”
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允泰坊投資建設黃鱔深加工生產線,試水黃鱔冷鮮調理產品、熟食系列產品研發。經過反復實驗調味,允泰坊冷鮮調理類鱔魚絲、鱔魚橋、火鍋鱔魚片等品類“定型打版”,進入試生產環節。研發團隊趁熱打鐵,進一步研制出鱔魚煲仔飯、粉蒸鱔魚、鱔魚粉絲、藤椒鱔魚片、燒烤鱔魚片等近20個黃鱔深加工產品。“這些產品都被武漢、長沙等大城市的生鮮超市和餐飲連鎖店提前訂購了。”從去年開始,公司生產線滿負荷運轉也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今年又新增兩條全自動流水加工線。目前,楊克勤已經簽下6000萬元的訂單,出口市場也是年年都有新增量,近幾個月來,每月近百萬元貨品銷往美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市場。就連允泰坊的食材“廢料”鱔魚骨刺,全部由顧大嫂食品公司收購,被制成了鱔魚粉,倍受消費者喜愛。
當前,湖北省正支持仙桃市打造全國黃鱔加工生產聚集區,大力研發和推廣黃鱔加工設備,加快黃鱔預制菜、醫療保健等產品研發創新,提高黃鱔加工規模,將一條魚“吃干榨凈”。
通過延鏈補鏈,一個百億元級黃鱔產業鏈正在仙桃形成。仙桃,成了名副其實的鱔城!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煒 李麗 何紅衛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