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企業是參與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這已經成了社會各階層的共識。國有企業承擔著特有的功能作用和社會責任,應該在鄉村振興中率先發揮引領性作用,這樣的理念和實踐,幾年前就在中央和省級政府層面倡導并展開,因為得不到有效貫徹落實,效果并不如意。去年10月,上海浦東新區出臺《區屬企業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發展行動方案》,要求以更高水平城鄉融合發展為主線,以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為主要抓手,鼓勵引導區屬企業全面參與鄉村振興,從而開創性地掀起了浦東新區城鄉融合發展新一輪探索實踐。浦東新區的實踐新在區屬國有企業全面對接鎮村鄉村振興,新在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推進鄉村產業百花齊放,新在黨建引領下全面推行鄉村振興項目清單制度。時隔一年,浦東的創新實踐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效?區屬企業全面參與鄉村振興模式是否可復制可推廣?
“推動引導區屬企業全面參與鄉村振興是今年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員會主任蘇錦山大調研的主題,在迎來創新實踐一周年之際,調研報告也成型了。”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吳忠說,“無論是現實效果還是調研結論都充分證明,區屬企業全面參與鄉村振興成效很好,該模式完全可復制可推廣。”
產業振興離不開國有企業的引領作用
“新營村引進了清美公司,現代農業獲得綠色高效發展不是大問題,但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還得依靠外高橋股份集團有限公司,這是我們村黨總支書記蔣鳳靜反復強調的。”今年一月份到浦東新區祝橋鎮新營村掛職的王偉介紹說,“一年時間,村‘兩委’班子成員和廣大黨員群眾都接受了這個觀點。”
過去幾年,上海清美綠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依托其強大的品牌化銷售網絡和食品加工能力反哺現代農業,成為浦東涉農企業參與鄉村振興成功助力鄉村實現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榜樣。近年來,浦東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提出構建鄉村“十五分鐘生活圈”,清美公司的表現更是亮眼,如在上海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腰路村,村集體和清美集團合力打造數字農業示范基地的同時,通過盤活閑置集體資產和農房資源,成功打造出集鄉村公寓、超市、餐飲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周邊村民因此跟市民一樣,擁有了可看、可玩、可聊、可吃的好去處。
但是,都市鄉村,人文風貌、地理區位、產業資源等各有特點,城鄉融合發展的需求各不相同,只抓現代農業,忽視鄉村非農經濟、生態、社會、文化四大價值的挖掘和培育,顯然是背離浦東城鄉融合發展目標要求的,因此,引進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和能力資源的國有企業,特別是服務型、平臺型國有企業,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海外高橋股份集團有限公司的主業是開發城市產業園、提供國際貿易服務、城市更新發展和咨詢,因為現有經營和未來業務拓展需要,去年1月,公司和祝橋鎮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浦東開展區屬企業參與鄉村振興行動后,公司順勢而為精準對接了祝橋鎮,順其自然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今年和明年創建上海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的新營村和新光村,第一時間把兩個村的產業規劃融合進航空港建設,使得村里的人才公寓、萌寵樂園等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外高橋集團讓祝橋鎮鄉村陸續融入航空港建設,祝橋鎮及各村的振興因此獲得了更多資源和特色項目,無獨有偶,已經成功創建為上海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的書院鎮外灶村,則因為對接臨港集團而繼續大步走在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的城鄉融合發展道路上。
2022年,外灶村以排名第一的形象新晉為上海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這是該村2019年成功創建市級美麗鄉村之后第二次實現了彎道超車。黨總支書記汪敏心里明白,創建示范村不難,難的是持續振興。他告訴記者:“說實在的,去年12月前底氣還不足,現在不怕了,臨港集團開發經營的科創田園項目非常成功,已經成為鎮村企三方共同的事業了。”
記者通過汪敏了解到,外灶村的“科創田園”是一個鄉野中的現代產業園,由村集體三棟舊廠房改建而成,承擔著招商、孵化獨角獸的功能,招商帶來的稅收貢獻不僅為外灶村村集體經濟帶來不錯的收益,為廣大村民提供增收崗位,外灶村還因此成了臨港新城產業集群的一環,從一個農業村成功轉型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村。
新營村、外灶村因區屬企業精準對接大不通,其它十六個村同樣因為跟企業精準對接而展示出各自的振興底氣和實力,這,成了浦東新區鄉村振興的一大風景線。
既承擔起社會責任又獲得了新發展機遇
以城帶鄉、以工哺農是中國鄉村發展的重大戰略抉擇,而在戰術實施層面,城市帶鄉村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存在各種各樣的局限性,即便是浦東這樣作為全國城鄉融合發展引領示范地,同樣存在以城帶鄉、以工哺農力度不夠效果不佳的問題。
陸勤是外高橋集團黨辦主任,肩負著落實新營村、新光村鄉村振興項目的職責,在經歷了整整半年調研及幾個月項目推進工作之后,他大為感慨:知道上海的鄉村變美了,但確實不了解鄉村振興、城鄉融合對上海大都市和都市鄉村意味著什么,也不了解國有企業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承擔起鄉村振興社會責任。
“真正對接鎮村并以項目清單制推進之后才發現,國有企業參與鄉村振興,既能承擔起社會責任,還能通過鄉村廣闊天地提升企業形象和品牌知名度,拓展企業的市場和發展空間,獲得時代發展機遇。”陸勤肯定地說。
陸勤的感慨和過去一年建立起來的認知,是參與浦東鄉村振興區屬企業各位負責人的共同心聲,包括國有涉農企業的負責人。
上海浦東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浦東國家農業園區運維主體、招商投資主體,也是浦東新區鄉村振興當仁不讓的建設主體,在浦東鼓勵引導區屬國有企業全面參與鄉村振興之前,農發集團就跟浦東新區多個鎮形成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去年底,根據老港鎮建設種業強鎮的目標,精準對接老港鎮和牛肚村,接著,有效開展種業科創中心、草莓田園綜合體和國際花卉交易中心等振興項目。
記者采訪得知,早在2020年,農發集團就和老港鎮簽訂過鄉村振興相關協議,也對接過相關項目,卻遲遲落不了地。這一次完全不一樣了,在老港鎮黨委政府協調下,牛肚村一下子提供了近19畝復墾土地用于草莓田園綜合體項目,不僅為牛肚村創建2023年度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打下了扎實基礎,也為農發集團未來幾年幫助創建其它示范村作了表率。
為何懷著同樣的振興目的抱著同類型振興項目,之前遲遲落不了地,今年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呢?
“這是借了區屬國有企業全面參與浦東鄉村振興行動的光了,因為這個行動,鎮、村和企業必須盡快按照項目清單推進實施,有利于鄉村振興的項目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農發集團產業部總經理助力時玉鵬總結說。
也就是說,即便是作為鄉村振興主體的國有企業,如果缺乏區屬國有企業全面參與鄉村振興行動的制度性安排,因為土地供應、決策程序等限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導致鄉村失去振興項目,企業失去打開鄉村市場培育新型產業的時代機遇。
國有企業服務鄉村振興大有作為
到今年十月份,浦東區屬國有企業全面參與鄉村振興行動從頭到尾算也就一年時間,在這一年時間里,十多家企業以面上對接和點上精準對接的方式參與18個村的鄉村振興建設,大大小小項目共53個。雖然這些項目真正開工建設的不到一半,記者發現,這些項目的多樣性、質量以及特色,遠遠超過以前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項目,稱得上是百花待放。而在項目開花結果之前,浦東鄉村振興出現了其他涉農區少有的新風尚——各類資本、人才向鄉村振興示范村集聚。
“科創田園”去年12月底交付運營,目前園區已經招引企業250多家,注冊資金超過100億元,實體入駐企業12家。這些企業主要提供集成電路設計、信息服務、人才培訓等服務。因為這個項目落地運營,臨港集團走出了打造都市田園辦公新場景第一步,同樣有著都市田園理想的資本、人才也因此聚集過來。
“今年經濟形勢比較嚴峻,但我們完成1.1億元稅收的目標很有信心,目前很多資源向我們集聚過來,都市鄉村的魅力和承載城市溢出項目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負責“科創田園”運營的負責人陶冬衛說。
沒錯,無論是市屬的臨港集團,還是浦東區屬的外高橋集團、農發集團等,這些國有企業的特點是內外部資源豐富、整合力帶動力強,基本具備平臺型企業的特征,精準參與鎮村鄉村振興,資源、人才向鎮村聚集,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當下,十八個村正在上演的資源集聚故事,是對浦東區屬國有企業全面參與鄉村振興行動“全面”兩字的最生動詮釋。
“區屬企業全面參與了鄉村振興行動后,國資系統才真正認識到鄉村產業發展的難度,才發現鄉村振興項目落地生根效率不高的主客觀原因,但是,短時間內看到那么多資源、人才向浦東鄉村匯聚,說明國有企業服務鄉村振興大有作為。”浦東新區國資委副主任張昇平說。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胡立剛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