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丘陵山地機械無好機可選、無好機可用?
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工程技術如何融?
新工科怎么建?
10月26日下午丘陵山地農機發展論壇在漢舉行,200余名學者前來問診把脈、開方抓藥。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羅錫文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學陳學庚教授,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學會會長陳志研究員,浙江大學應義斌教授,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姜衛東及全國涉農高校工學院書記和院長、相關科研單位領導和學者、農機展參會代表等應邀出席會議。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柑橘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鄧秀新教授專門為會議發來視頻。
李召虎表示,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逐步形成了圍繞油菜、柑橘、水生蔬菜、再生稻、畜禽裝備等方向科研團隊,在丘陵山區農機裝備研發方面形成了油菜播種機、單軌道運輸機、液壓履帶動力平臺等系列研究成果,當前正在從機械化往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努力。他強調,在農業強國的過程中,現代智慧農業需要現代生物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現代工程技術支撐。
他就丘陵山地農業機械研究提出三點建議。積極投入研發丘陵山地通用動力機械裝備及特色作物生產需要的高效專用農機,增加作業裝備供給,實現“有機可用”;強化產業需求引領,理清短板裝備清單,積極推動“產學研推用”協同合作和人才培養,加快從研發到應用的進程;加快適宜產業需求的農機研發成果轉化應用,扶持丘陵山區農機裝備企業快速成長,振興農機工業是“源頭活水”。
姜衛東表示,近年來,湖北省深入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與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高校合作,加快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的研發制造與示范推廣,成功轉化了山地軌道運輸機、板栗采收機等一系列農機科技成果,為湖北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與裝備支撐。
他表示,丘陵山區仍然是農機化的薄弱地帶,推進丘陵山區機械化任重道遠,急需政、產、學、研、推各方群策群力,共同賦能。
鄧秀新院士剖析了我國丘陵山地農業機械化面臨“無機可選、無好機可用”局面及制約我國丘陵山地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主要原因。
他強調,要針對丘陵山地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環節開展有組織的科研,設立專項資金,加大對丘陵山地農機研發的支持力度;要把丘陵山地農機制造作為一個特殊產業給予扶持;要通過建設一批示范工程,加快丘陵山地農機化技術集成應用和示范推廣。
羅錫文院士著重談了對加快推進丘陵山地農機化發展的六點思考。
他強調,要進一步提高加快推進丘陵地區農業機械化重要性的認識;要因地制宜,做好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的頂層設計;要加快推進機械化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要加快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要學習國外和境外的先進經驗;要加強領導和政策支持。
陳學庚院士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大力推進鄉村產業、人才、生態和組織系統建設,此時召開圓桌會議恰逢其時。從傳統農業大國到農業強國新進程中,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必須加強農業機械和裝備建設。
他表示,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讓農業機械有更多“中國制造”,加快新工科建設、推進農業機械和農業裝備發展,工農融合、跨越學科發展,推進三全育人、促進全面發展,培養更多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
會議還舉行了三場主題學術報告,浙江大學應義斌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院長宋正河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院長廖慶喜教授分別作了學術報告。
與會人員還圍繞涉農高校工學院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會議期間,450余名工學院學生到會參觀了丘陵山地農業機械裝備展。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注明來源 ↓
↓ ↓
華中農業大學官方微信 (微信號 :hzau_news_center)
原標題:《200余學者為丘陵山地農機“問診把脈”》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